「媽媽,那你相信復健科還是外科?」
小翔剛出生時小兒科醫生就有表示他患有「輕微右側斜頸」,臉部也有些許不對稱,右眼也較小。
不過醫生也表示不用太擔心,有些是暫時性的斜頸,長大一點會好轉。
我比較容易焦慮,當母親後更嚴重,還記得當時自己躺在病床上那不爭氣的滾滾眼淚。
在他出生一個半月內,我都在煩惱他的「母乳性黃疸」,黃黃的皮膚黃黃的眼白,在餵母奶與配方奶之間困惑,最後我選擇了後方。(如果能再重來一次,我會選擇母奶),就這樣漸漸的忽略了他有斜頸的問題。
三個多月大時,因常偏左睡導致左後腦勺扁平,頭也歪歪的,「斜頸」兩個字又再度出現在我腦海裡,我們先看了長庚的復健科,醫生診斷為「右側斜頸」,也立刻就安排了一周後在忠孝及長庚兩家做復健,然而過了兩周後我們去看了長庚及馬偕的外科,診斷卻說「無斜頸」,我跟爸爸都尊重醫生的診斷,也相信專業,但這也讓我們了解到不同醫科、醫生看病的觀點也會有差異,「所以媽媽你相信哪一個?」馬偕外科醫生這樣問我。
居家復健「向右看」 |
1.躺平時頭有無歪斜
2.觀察眼睛與四肢活動
3.觸診(脖子有無腫塊)
4.超音波檢查
5.家長意見
外科是這樣看斜頸的:
1.觸診(明顯腫塊)
2.目視
3.頭左右轉動異常
其實,小翔確實常歪著頭看左邊,出生時左耳緣也是蓋住的,也常用左手,雖然脖子無明顯腫塊,頭左右轉動也自如,但當了四個月的全職媽媽,還是覺得他需要治療,已持續做了兩周的醫院及居家復健覺得略有效果,再一次與我們的兩位物理治療師討論後,決定持續做復健,希望我們的決定對他是有幫助的。
留言
張貼留言